• <cite id="eyk4o"><tbody id="eyk4o"></tbody></cite>
    <strong id="eyk4o"><tbody id="eyk4o"></tbody></strong><cite id="eyk4o"><noscript id="eyk4o"></noscript></cite>

            ?
             首  頁  總攬  寫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規  技術論文  礦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價行情  在線投稿  | 華北站  西北站  華中站  東北站  

            走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煤炭資訊網 2023/10/30 10:02:53    頭條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9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我們要準確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定位、階段性特征以及面臨的環境條件變化,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新型工業化道路為何強調中國特色?

              當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進工業體系改革,但各國推進工業體系改革的目的和方式各不相同。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各國基于本國國情,探索最適合自身的工業發展模式,中國也不例外。

              美國在奧巴馬執政時期提出“再工業化”的口號。美國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國工業早已出現空心化,故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是重整、復興美國制造業。而在實現路徑上,美國的做法是以政府補貼、技術強制、貿易制裁等手段來實現高端制造業回流。高端制造、先進制造具有較高的產業附加值,美國試圖通過引導高端、先進制造業回流來提振美國就業,這些產業較高的利潤率也能更好覆蓋美國高昂的人力成本。但從結果看,美國的“再工業化”成效并不明顯。實施近十年,美國掉入了高通脹泥潭不能自拔。

              德國在2013年提出“工業4.0”。歷史上,德國是傳統制造強國,德國推出“工業4.0”的目標是對工業進行深層技術改造。由于之前數次工業革命都是由技術驅動,德國深信技術融合能夠推動工業發展,實現生產力水平提升。德國“工業4.0”有顯著優勢,相比于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德國有很好的工業和技術基礎,但德國“工業4.0”也存在局限性,那就是其過度聚焦生產端技術改造,而忽視了需求端,德國企業適應市場方面反應遲緩。例如,2023年中國鋰電池車在歐盟大受歡迎,德國BBA(奔馳、寶馬、奧迪)造車巨頭在內燃機時代的技術積累優勢不再,卻又錯過了鋰電池車的技術、規模積累期。

              中國新型工業化不同于美國“再工業化”,其以自身創新動力為基礎。中國新型工業化也不同于德國“工業4.0”,中國企業不局限于技術突破,而是通過知識化、數智化、全球化、生態化等方式來增強中國工業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中國新型工業化的三大特點

              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是什么?可以用以下三點來概括:

              其一,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是數智化帶動的工業化。數字賦能、數實融合是中國新型工業化體系的核心內容,新型工業化不僅需要數字信息技術對工業制造環節的賦能,也需要通過消費互聯網來感知客戶需求,并對需求變化做出快速響應。中國平臺經濟和數字經濟規模龐大,而平臺企業不僅擁有數字技術,還擁有用戶流量和數據。通過流量和數據資源賦能工業企業,能夠有效推動中國工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其二,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節能減排目標。人類工業化發展伴隨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工業體系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目標。這既是為了保護生態,同時也代表新的商機。例如,2023年我國出口產品增長最快的是“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無不和可持續發展掛鉤,解決的是全球能源短缺的難題,這很好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內核。在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節能減排的過程中,中國工業找到了新發展機遇。

              其三,中國的新型工業化是發揮我國人才優勢的工業化。我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減退,也面臨人工成本上漲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工業致力于高質量發展,高端制造替代低端制造,中國工業企業也從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進發。盡管美歐通過技術封鎖來遏制中國技術進步,但中國工業企業還是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實現了關鍵技術的國產化替代。究其根本,“人口紅利”雖消退,但中國“工程師紅利”尚在。而“工程師紅利”受益于我國產教融合。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擁有知識基礎的大學生在工廠車間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更強,稍加雕琢,就能成為合格的工程師。受益于“工程師紅利”,中國工業在技術和工藝上無往不利。所以,中國新型工業化是建立在產教融合上的工業化。

              當然,新型工業化的內涵不止以上三點。近年來,中國發展新型工業化已經初見成效。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我國在通信、鋰電池、鋰電車、光伏、風電、造船、大飛機、航天、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等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未來,在政策支持引導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必將成為現實,中國工業也必將成為全球領頭羊。

             ?。ㄗ髡呦嫡憬髮W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



            來源:廣州日報      編 輯:肖平
            ?


            煤炭資訊網
            備案序號:渝ICP備17008517號-1|渝公網安備50010702502224號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桃,亚洲精品中文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