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支持煤炭等能源性商品和大宗商品進口 | |||
煤炭資訊網 | 2023/11/1 11:23:00 頭條 | ||
近日,《海關總署關于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改革實施方案》印發?!斗桨浮诽岢龊jP監管三方面16條具體改革措施。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長黃伶俐10月31日表示,《方案》改革措施及時落地生效,將為加工貿易注入強勁的發展新動能,推動加工貿易再上新臺階。 穩定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 《方案》提出,支持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協同發展。支持原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性商品,鐵礦石、銅精礦等資源性商品以及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進口地設立保稅倉庫,就地開展加工貿易。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依托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將綜合保稅區打造為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示范區。 海關總署介紹,這條措施主要包含2項內容。一是支持戰略商品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進口地開展加工貿易。為著力提升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結合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資源優勢、產業特點,支持原油、煤炭、天然氣、鐵礦石、銅精礦等能源性、資源性商品和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進口地建設保稅倉庫等儲運基地,支持就地開展加工貿易,穩定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 二是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產業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協同發展。以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協同發展為抓手,加快推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和轉型升級,支持產業轉移承接地依托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在制度開放、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開辟等方面發揮先導作用,提升產業轉移承接能力。 黃伶俐說,一方面,以綜合保稅區為代表的特殊監管區域因其突出的政策功能優勢,已成為我國引領開放型經濟建設、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新形勢下,希望加工貿易能融合區域內外優勢,在發展目標、政策制定、監管措施等方面實現聯動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形成合理產業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放寬牽頭企業適用范圍 《方案》還提出,拓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適用范圍。放寬牽頭企業須為高級認證企業的限制,允許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制造等行業中內部管理規范、信息化系統完備的非失信加工貿易企業作為牽頭企業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業務。 海關總署表示,按原有規定,企業集團牽頭企業必須為高級認證企業。這次改革,放寬了牽頭企業的適用范圍,優先考慮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制造等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允許這些行業中內部管理規范、信息化系統完備的非失信企業作為牽頭企業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業務。 “為順應加工貿易企業集團化發展需求,激發經營主體活力,2021年10月起,海關總署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該監管模式,該模式實現了集團內保稅料件及設備自由調撥、庫存共享,能幫助集團內企業減免保稅業務擔保,盤活生產要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黃伶俐說,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家集團和300多家企業參與改革,每年節省企業運營成本和資金占用約16億元,取得良好成效。從試點情況看,該模式從保稅貨物的存放、調撥、生產等多方面為企業集團化運作提供了較大便利,并有效輻射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發展,助力加工貿易穩鏈、固鏈、強鏈。
|